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省内新闻 >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2018-12-31来源:交汇点

  先生已逝,著作犹存,翰墨芬芳,文脉悠长。

  1888年,著名国学大师、书法大师胡小石先生诞辰于南京,今年是他诞辰130周年。

  今天上午,由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博物馆、南京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胡小石和他的时代:纪念胡小石先生诞辰130周年书法文献展”,在南京大学美术馆开幕。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胡小石(1888——1962),国学大师,古文字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名光炜,字小石,斋名愿夏庐、蜩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等,浙江嘉兴人,生于南京。

  胡小石少承家学,早年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深得清道人(李瑞清)赏识,其书法得清道人、曾熙指点,碑学精湛,是现代“金石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现代书学教育的开创者。他学诗于陈三立,诗词兼擅,诸体皆工,七绝尤为高妙。他问学于王国维、沈曾植等晚清耆宿,淹通四部,其古文字学、书学、诗学及文学史研究尤其精到。集书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胡先生,无愧为一代国学大师。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小石先生长期执教于金陵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历任三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传经弘道,立德立言,功在不朽。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章灿教授介绍,小石先生和他的师友们开创的书法及书学教育传统、诗学及文学研究传统、国学研究传统,不仅构成了南京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学术传统,至今仍是南京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南学术的重要代表,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展览现场复原的胡小石先生的书斋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博物馆和南京大学图书馆决定联合主办这次展览。他们从年初开始策划,确定了以“胡小石和他的时代”为主题,以“纪念胡小石先生诞辰130周年书法文献展”为副标题。

  程章灿介绍,本次展览围绕“书法文献”这一核心,展出古籍、书法、书札三大类书法作品和古籍文献,计140余件。由于作品过多,信札类展品采取轮展的做法。

  这次展出的既有极具代表性的胡小石各期作品,包括各体创作和临书作品,还有胡先生珍藏典籍、著作稿本、题跋、自书自作诗、题签、友朋赠书等。

  “展览特别精选胡先生师友门生之翰墨书札,既有李瑞清、陈三立、曾熙、吴大澂等前辈,又有王瀣、黄侃、汪辟疆、李小缘等同侪,还有游寿、唐圭璋、程千帆等门生,此师友圈涉及50多位名贤,阵容豪华。这些名贤多与南雍有关,足见南雍学术和东南学术之盛极一时。”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开幕式现场举办学术讲座活动

  展览以“书法文献”命题,强调书法与中国学术文化的天然联系,强调书法背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突出胡先生对书法研究与书学教育的贡献。

  以“胡小石和他的时代”为题,不仅要显示胡先生那个时代群星璀璨,更是为了突出胡先生崇高的学术地位、广泛的人脉联络以及深远的学术文化影响,从而突显南京大学所禀承的优良的学术文化传统。

  ”直到今天,这个传统还是南京大学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笔无价之宝,可以给学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持,值得我们共同珍惜,并且将其发扬光大。”程章灿说。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展览现场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的展品主要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胡小石后人珍藏的胡小石作品、古籍和信札。展出的曾熙、李瑞清、汪辟疆、王伯沆、吕凤子、游寿等先生的作品则来自这些著名学者、书画家的后人及著名收藏家的珍藏。

  南京博物院收藏有大量胡小石先生的作品,多次举办胡小石书法专题展览,此次“胡小石和他的时代”展上的一批胡小石书法力作就是来自于南博。

  “小石先生和南京博物院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参加展览开幕式的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介绍,胡小石先生生前不仅是南京大学的教授,也是南博的学术顾问,常来南博授课,讲授中国古代书法和中国古典文学。他还参与过南京博物院组织的六朝陵墓调查、湖熟文化遗址调查等田野调查。

  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曾昭燏是胡小石在中央大学任教时的学生,两人的师生情谊非常深厚。曾昭燏主持发掘南唐二陵时,胡小石先生曾给予了大量的学术指导。1962年,胡小石先生去世后,曾昭燏院长为胡先生撰写了墓志铭。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胡小石先生(前排右五)与南京博物院徐森玉(前排左六)、曾昭燏(前排左四)两位院长的合影。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曾昭燏为老师胡小石先生撰写的墓志铭

  时至今日,南博大院门口镌刻的“南京博物院”五个大字,还是胡小石先生的手笔。因为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南京博物院对“胡小石和他的时代”展非常支持,提供了一批馆藏的胡小石精品力作参展。

  “本次展览中,还有很多书法和手札是首次展出,平时难得一见。”程章灿介绍。

  展览藏品分为三个部分:古籍、书法、信札。珍贵古籍中,有胡小石先生珍藏的明万历年间的《鹦鹉洲》、清代余怀编《东山谈苑》、清戴震撰《屈原赋注》等,书页上都有胡先生认真阅读后的批点,文字苍劲有力,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鹦鹉洲》二卷(明)陈与郊撰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海昌陈氏刻本 二册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东山谈苑》八卷 (清)余怀编

  在整理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中,研究人员还意外地发现了胡小石生前的手稿《中国文学批评史》,根据书中对王国维的评价判断,此书写于1927年之后。

  程章灿介绍,此稿本未见于胡小石著作书目,从未出版过,因此弥足珍贵,此次也展出与观众见面。此外,古籍部分还展出大量胡小石题签、封面题字、友朋题赠的书籍。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胡小石生前的手稿《中国文学批评史》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胡小石生前的手稿《中国文学批评史》

  书法展品中,除了胡小石先生《韩马贴》、《节临北魏石婉墓志》、《临西周金文》、《临礼器碑》等三十余件力作之外,还展出了沈曾植、曾熙、罗振玉、李瑞清、柳诒徵、吴梅、黄侃、王伯沆、汪东、吴白匋、王立民、唐圭璋、程千帆、蒋维崧等胡小石师友、学生辈学者的作品,展现了胡小石所处时代的几辈学人在书法上的高超成就。

  缪荃孙、王伯沆、柳诒徵、吕凤子、黄侃、顾颉刚、滕固、曾昭燏、李小缘、向达、傅抱石等学者的数十通信札则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等待后人去发掘和研究。

  程章灿告诉记者,很多展品背后隐藏着风雅而有趣的掌故。拿极其珍贵的“豁蒙楼联句纸”来说,上面有陈伯弢、王伯沆、胡翔冬、黄侃、汪辟疆、胡小石、王晓湘七位著名学者的题句,生动呈现了胡小石先生的“朋友圏”。

  1928年,著名学者黄侃应聘到南京的中央大学任教。当时的中央大学中文系可谓名流汇萃,汪东、王伯沆、胡翔冬、胡小石、汪辟疆、王晓湘等名教授均供职于此。彼时的古都金陵,既不缺诗酒风流、怀古采莲的佳处,也不少论学谈艺、呼朋啸侣的文化环境。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黄侃(季刚)

  初来乍到,黄侃诗情游兴特别高。名教授们常常诗酒聚会。每次诗社活动,召集者虽有不同,但诗酒都是中心主题,向来不变。每次参与作诗的人,有多有少,诗体有律有古,形式大半以联句为主。豁蒙楼联句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后来也被传为南雍佳话,成为金陵掌故。

  《黄侃日记》记录了1929年元旦的这次豁蒙楼雅集——

  “十时许,晓湘、辟疆来,遂挈念田上鸡鸣寺豁蒙楼。伯弢先生、小石、翔冬、傅若梅女士(挈其幼女)皆已至,伯沆后至,良久醵饮,用纸韵联句。翔冬在酒,所发狂言。余小与酬酢而已。饮罢出登城,至覆舟山,方毁城镌山。前至太平门,出看龙膊子湘军破发军阙口,过天保城下,景物萧爽。还经小营至成贤街,觅车归。”

  陈伯弢、王伯沆、胡翔冬、黄侃、汪辟疆、胡小石、王晓湘七位名士在豁蒙楼聚会,名教授们边喝酒,边作诗,酒喝光,诗也做好,就出城访古寻幽,“行酒”而兼“行诗”。他们一行循着古城墙一路往东,经过覆舟山,越过太平门,一直走到天堡城下,到了当年清军攻破太平军城防的阙口,这是天高气爽之日的一次怀古寻幽之旅。

  好景不长。豁蒙楼联句六年之后,黄侃就不幸病逝。抗战爆发后,受战火影响,豁蒙楼那样规模的诗酒聚会,越来越难得一见了。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豁蒙楼联句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好在见证豁蒙楼雅集的行书横幅“豁蒙楼联句纸”保存下来,上面按照年龄顺序,依次是“七老”的手迹,分别是:“蒙蔽久难豁(弢),风日寒愈美(沆)。隔年袖底湖(翔),近日城畔寺(侃)。筛廊落山影(辟),压酒潋波理(石)。霜林已齐黯(晓)……”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汪辟疆先生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王伯沆先生画像 黄养辉 绘

  程章灿说,每句诗之后,都有一个署名,表示为此人所作。七位先生轮番出场,一人一句,四轮下来,联成28句,既有个人的风格特色,又有整体的起承转合。每七句排成一段,共四段。豁蒙楼联句那一天,正值公历新岁元旦,万象更新。也许,正是这样一个特殊日子,给七老增加了除旧布新的自觉,赋予他们更多的仪式感,他们终于在酒酣耳热之前,商量好序齿联句的原则,然后就万事俱备了。

  幸运的是,豁蒙楼联句的手稿一直存于世间,先是传到黄侃侄子黄焯手里。1964年,黄焯先生又将其赠与沈祖棻先生,最后由程千帆先生捐赠给南京大学,现珍藏于南大图书馆。2014年,适逢南京大学中文系(现改名文学院)成立一百周年,豁蒙楼联句手迹的复制品作为系庆礼物,赠送给返校的系友们。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胡小石先生生前指导学生

  胡小石先生辞世虽已56年,然而蜩庐(蜩庐是胡小石先生故居的雅号)仍在,著作犹存,翰墨芬芳,文脉悠长。这个悠长的文脉,深深植根于南京大学、东南学术、中国书学教育以及中国文化传承的伟大事业之中。

  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志林教授说,南京大学不仅是胡小石先生的母校,也是他生活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对于南大而言,胡小石先生的道德文章和精湛书学,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他立德树人,富有学术创新精神,给后辈的南大人留下了极其丰厚的学术和文化遗产。

暌违半世纪 先生再归来 胡小石130周年展南大开幕

  据悉,“胡小石和他的时代:纪念胡小石先生诞辰130周年书法文献展”将持续到12月30日。

  展览期间,10个以胡小石学术成就和书法艺术为主题的讲座在南大文学院活水轩次第举办,一直持续到12月29日,包括徐利明的《功在碑、帖、墨迹之间——胡小石书法中的学术与美学》、庄天明的《从江苏四老的比较看胡先生人文与书艺的取向》、程章灿的《作为诗人和文学史家的胡小石先生》、徐兴无的《继承与建构——胡小石先生的书法史观》等。

  交汇点记者 于锋

  交汇点记者 陈俨摄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山水一方”常卫平绘画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