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来源:江苏省美术馆 |
“丹青苦旅”——冯一鸣陈望秋作品展于3月25日上午江苏美术馆一楼大厅开幕。此次画展展出了冯陈两位画坛耆宿半个多世纪积累的国画、人物、走兽、山水、花鸟、历史画、壁画、粉画、油画百余幅。有不少是中外国家级美术馆藏品的第二稿。多数曾在各个出版社出版过的精品。 冯一鸣,陈望秋在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坚持“师法自然”,和创作源自生活的理念,热衷采风,尊重历史本原,坚持速写,素材的积累,认为真善美首要的是“真”,有了真实、真诚、真情、真爱才会有激情,并促发出灵感,真爱是一切创作的原动力、也是艺术家的一种本分。 画家作品特色鲜明,由于作者的经历,学识和掌控多钟门类的造型手法,方便作者融会贯通,出格异化。多门类艺术实践和作者的高远视野。促使画家数十年自如的驰骋画坛,浓墨重彩的书写着画家对世事的感悟与美的奉献。画家的表现手法多样、或酣畅淋漓呈吞吐洪荒之势,或如涓涓流水倾诉珍爱柔情,形成了二老美术的独特个性而成为画坛的一个“另类”。因此他们纵横画坛享誉中外,作品成为国内外藏家的关注点和珍藏品。但二位画家始终坚守一点、是坚持民族特色,在他们两位的画幅中明显显示着“中国”印迹。属于中国国籍。 冯陈二老作品的第二个特点是着重描写普通中国人的关注点,聚焦点。如把二位画家各个时间段的作品连接起来就能看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尚演变的规迹。看出中国人民的雄心和作为,和审美观的深化,如表现两岸凝聚力的作品《根》《恢复高考后的中华学子》,历史画《周总理系列》,毛主席的《胸怀五湖四海》《关怀》等。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在全国引起不小的反响就在于这些画的主题都是普通老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二老也都为此做了大量的素材,历史资料的搜集,画家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并深信只有在熟悉人理解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洞悉和发现人们的心灵美,发现时代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王洁 |